大學生創業:消毒公司
8月份,今年的大學生又全部畢業找工作了,可是中國好多人都說:畢業就是失業,而如何找一份好的工作或者自己創業找一份好的項目,讓我們看一下實例:有一位大學生,經歷過眾多的創業項目,可是最終還是選擇消毒餐具,那么我們來分析一下過程:
在上大學期間,他已是“小老板”。他賣過桶裝純凈水、飲水機,推銷過影碟、雜志、教輔書,開過小超市……
如今,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,欲打造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。他就是大學生創業者——李昊隆。
2002年,李昊隆考入北京科技職業學院的法律專業。或許是受父親的影響,他從小就對經商有著濃厚的興趣,上大學第一年他便做起了小買賣。他仍然清晰地記得自己做的第一筆生意。“當時學校好多宿舍的學生買桶裝純凈水喝,我聯系了一個純凈水廠家,對方答應出售15桶水就送一個飲水機。幾個月下來,掙了十幾臺飲水機,一倒手就是兩三千塊錢。”他說。
有了第一次的成功,李昊隆經商的膽子也大了,開始嘗試不同的行業。之后,他在學校開過小超市,賣過影碟、雜志,還推銷過教輔書,很快便成了校園里小有名氣的“生意人”。
“當然,不是所有的‘生意’都做得一帆風順。有的把老本兒都賠進去了,沒有生活費,每天只能吃方便面度日。”他說,“后來推銷教輔書掙了些錢,剛開始坐公交車跑業務,之后買了輛二手車。大學畢業時,我手里除了一輛車,還有三四萬元現金。”
李昊隆一畢業,家里就給他聯系好了工作。“當時,母親希望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。而父親做了一輩子生意,他支持我自主創業。”他說,最后母親拗不過他和父親,也不強求了。
2007年,大學畢業第二年,李昊隆承包了包頭一家煤礦的土方工程,雇了幾十輛車。掙錢后,他開始自己買車,從最初的一輛到最后擁有10輛大卡車。不過,從2010年開始,他逐漸撤出運輸行業,“因為當時運輸市場日漸低迷”。2013年,他先后開辦了一家玉器行,一家消毒餐具配送公司。
7月的一天,走進位于金裕市場的康樂多消毒餐具配送中心,汗流浹背的李昊隆急匆匆從車間出來。“我們正在清洗流水線。這項工作每天都得做,搞餐具消毒,流水線首先得干凈整潔。”他帶領記者參觀了餐具清洗消毒流水線。“除渣、粗洗、高溫水浸泡、凈水噴淋……紅外線消毒、拼裝,最后是包裝。整個流水線全長50多米,10多道工序,用時近20分鐘,每天可配送2000余套餐具。”他邊走邊介紹。
李昊隆說,公司今年初開始運營,運營之初,業務進展緩慢,前半年基本上是虧損經營。進入7月份才逐漸有了起色。目前,他的公司有19名員工,其中有一名殘疾人,3名下崗女工。
“玉器行母親幫著照看呢,業務還可以。我現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餐具消毒上。”李昊隆說,“前期的困難是不可避免的,這個我有心理準備。但我相信,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。
”現在,他除了打理公司日常事務外,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推銷上,市區的大小餐館他幾乎跑了個遍。“這個行業也有競爭,我們只能靠產品質量和真誠、優質的服務來贏得客戶。”他說,“還好,公司的消毒餐具逐漸得到了一些餐館的認可,現在已有40多家在用。”“我最終的目標是要建設自己的廠房,再把清洗出來的餐廚垃圾制成沼氣加以利用。”李昊隆對未來充滿信心,“我始終相信這樣一句話:敢想敢做的人不一定能成功,但成功的人一定敢想敢干。”